首页

夫妻主在线

时间:2025-05-24 00:37:41 作者:国际秀场刮起“东北风” 大学生用时装讲述吉林故事 浏览量:71982

  金秋时节,小岗村谷物飘香。

 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,是“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”。40多年前,小岗村是出了名的“三靠村”——吃粮靠返销,生产靠贷款,生活靠救济。

  1978年冬,小岗村18位农民以“托孤”的方式,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手印,实行包产到户,从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。

图片1978年冬,18位小岗村农民按下红手印的“大包干”契约。2019年3月14日,翻拍于大包干纪念馆。韩苏原 摄

1

  回忆往昔,“大包干”带头人严金昌说,以前没得吃、没得穿、没得住,家家住的是破茅草屋,实行“大包干”以后,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现在是吃不愁、穿不愁、家家都住小洋楼,户户还要建车库。

  如今,走在小岗村,载着游客的观光车穿梭在“当年农家”“大包干纪念馆”等景点之间。在这里,吃在农家、住在民宿、听“大包干”带头人讲述小岗故事……

  “1978年以前我们小岗村穷啊,我们干一天活,只有几分钱,全年吃200多斤粮食,哪够吃呢?!造成老百姓到处逃荒要饭的局面。”严金昌说。

“红薯干、红薯馍,离开红薯不能活。”这是当年小岗人的口头禅。2019年3月14日,翻拍于大包干纪念馆。韩苏原 摄

  “泥巴房,泥巴床,泥巴锅里没有粮。”是40多年前小岗村的普遍现状;“红薯干,红薯馍,离开红薯不能活。”也成为当年小岗人的口头禅。

  为解决吃饭问题,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,大家种田积极性高了,实现“一年翻身,改变面貌”。

图片严金昌回忆“大包干”契约按下红手印时的场景。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

  在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墙上,一组数据讲述了当年“翻身”变化:从1966年到1976年,小岗村年人均口粮约200斤。1979年,实行大包干的第一年,小岗村粮食总产量就超过13万斤,是之前平均水平的4倍。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的18倍。小岗村一夜之间成了“明星村”。

2

  实施“大包干”后,小岗村迅速解决了农民吃饭的问题,但和中国绝大多数乡村一样,小岗村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也陷入困惑——“一夜迈过温饱线,20年未过富裕坎”。

  2004年,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到小岗村出任第一书记,引导发展旅游业。随后,小岗村建起了“大包干”纪念馆,用小岗品牌带火了特色旅游。

  2008年,严金昌开起了“金昌食府”农家乐,当时有4张桌,只能容纳40人。

图片小岗村”当年农家“航拍。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供图

  随着小岗村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,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小岗观光旅游,“金昌食府”生意也越来越好。目前,其农家乐餐桌已增至30张,每年有近20万元收入。

  “说凤阳,道凤阳,凤阳是个好地方。自从包地包产后,家家生活大变样。”在小岗村“当年农家”的非遗文化大舞台上,凤阳花鼓表演者正为游客带来一场原生态的演出。

图片小岗村游人如织。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供图

  在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栓玉看来,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。这里的 “大包干” 闻名全国,形成特有的品牌影响力。小岗村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,急需形式多样的旅游业态。

  为充分发挥小岗资源优势,推动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,小岗村大力发展红色乡村旅游、教育培训、乡村电商产业,当年农家、小岗村宿投入运营,非遗文化和传统工艺入驻数量不断增加。

图片小岗村“当年农家”的非遗文化大舞台。中新社记者 赵强 摄

  据统计,2023年小岗村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5万人次,研学学生2.5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.5亿元,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00元,较2016年增长116%。

3

  近年来,小岗村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。一产做优,通过全域高标准农田治理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;二产做强,打造小岗产业园,着力发展壮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;三产做旺,推动红色旅游、农文旅、教育培训和农村电商齐头并进。

图片小岗产业园航拍。凤阳县委宣传部供图

  今年2月1日,小岗村迎来第七次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分红大会,全体村民每人分红700元,实现分红六连增。

  小岗村是新时代安徽农村的一个缩影,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象征、标志。40年多来,安徽农村改革的基因薪火相传,为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,改革的红利也加速释放。

图片小岗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区稻田画。凤阳县委宣传部供图

  安徽省委农办主任、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说,党的十八大以来,安徽省农业农村系统大力弘扬“改革创新、敢为人先”的小岗精神,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,农业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2023年粮食总产达830.16亿斤,实现“二十连丰”。2024年夏粮总产351.86亿斤,居全国第3位、再创历史新高。

  来源:中新社微信公众号

  作者:赵强 刘鸿鹤

【编辑:刘欢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海警:菲非法滞留中国仙宾礁9701号船撤离

萨奇德夫向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表示,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技术的发展令人兴奋不已。他表示,p-tau217是血液中最有希望的标记物之一。GFAP虽然不是阿尔茨海默病特异性的标志物,但也是很好的脑变性标志物,有助于支持任何原因引起的痴呆的临床诊断。郁金泰分析说,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起病隐匿,以往患者确诊时,通常已处于中晚期,这类血液检测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。

安康金秋旅游季启动暨文旅推介在西安举行

2023年9月6日,为促进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交流与合作,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在香港中联办教科部、香港教育局、四川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成立。在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帮助下,香港港专学院等7所香港院校的学生到四川交流学习。而部分四川院校的学生在香港实习后,还获得了留在香港工作的机会。

盖茨基金会高管访华 深化农业创新合作

“良好的停车环境直接关系到生意的好坏,现在的停车位都是‘红小二’上门征求我们意见并帮助协调解决的,对我们餐饮企业来说,这真的是最贴心的服务了。”红谷滩区大益茶馆老板赖明说,自己主要从事餐饮行业,店铺地处繁华地段,停车位较为紧张。“我们主打的就是茶文化体验,类似以前的茶馆。来这儿的客人既可以洽谈商务,又可以品茗休闲,停留的时间都相对比较长。”

新时代,我在中国|美国教师:青岛让我最有家的感觉

——近邻。中国和周边国家是搬不走的邻居。4月以来,越南、老挝等东盟国家领导人频繁来华互动。“亲望亲好,邻望邻好”,外界更加清晰感知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分量。

宁夏固原万亩西蓝花喜获丰收

3月18日,四川雅江,经1200余名救援力量全力扑救,发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的森林火灾扑救工作进展顺利,距县城较近火场明火已扑灭,转入烟点、倒木等清理阶段,2号、3号火场扑救工作仍在进行。3月15日17时许,甘孜州雅江县呷拉镇白孜村发生森林火灾。图为雅江森林火灾2号火场东南方向一处林间还有较明显的火线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